The Instant View Editor uses a three-column layout, so you really want to use it on a desktop screen that's wide enough.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Back to the main page »

Original

Preview

Link Preview
NOWnews 今日新聞
陳水扁定位 柯文哲從中共黨史找答案
前總統陳水扁19日晚間逾越台中監獄紅線,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也出席該場餐會的台北市長柯文哲20日受訪時表示,中共在1981年發表一篇《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之決議》,建議大家可以去讀一讀。柯文哲強調,「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然後有時候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被問題解決。」 柯文哲表示,其實不管陳水扁是否參加餐會,他自己都會到現場,因為有很多老朋友和支持者參加,本來就會出席。而且當上市長以後,很多行程都是兩周前就排好的,所以他很老實,時間到就來,時間到就走。 媒體詢問,如何評估陳水扁的狀況,柯文哲以鋼琴家來比喻,他說,「如果是一名世界級的鋼琴家,到了70歲可能失智、可能連瓦斯爐都不會開,但是還是會彈鋼琴。陳水扁就是這樣的醫學案例,他可能生活無法自理,但是一講到政治就很精明。」 至於柯文哲怎麼看待陳水扁逾越台中監獄的「五不」規定,柯文哲表示,他自己從昨天就在想,被問到這個問題要怎麼回答。柯文哲指出,中共在1981年6月27日發表了一篇《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之決議》,這篇文章很有啟發性,其實大家可以去讀一讀。 柯文哲認為,「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然後有時候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被問題解決,(扁案)這個問題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還是要解決。」 柯文哲提到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之決議》,是大陸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時,對毛澤東定位、文革等議題作出的總結。 該文中指出,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就他一生看來,他對於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功績是第一位,錯誤是第二位。這段話就是日後對毛澤東評價「三七開」(七分成功、三分失敗)、「建國有功、治國有過」的起源。

Issue #1

Wrong Author, should be "彭媁琳"
Accepted by admin
What the user sees when viewing the original article in an ordinary browser has priority over invisible meta-information. Names of actual people are always preferable over entity names like ‘team’ or the name of the website.
Type of issue
IV page is missing essential content
Reported
Feb 12, 2019